大寒养生保健知识 身体大寒的人怎么保养?应该注意什么?
而体寒导致血液循环恶化,血液无法将老化废物排出。大寒这一时节,高血压患者应把血压控制在140/90mmHg以内,理想值应低于130/80mmHg。久坐的人每隔40分钟应活动活动,确保下肢血液循环。天气寒冷不适宜进行剧烈的体育运动,可以选择慢跑、快步走、八段锦、太极拳与太极剑等有氧运动。长期坚持这些有氧运动可达到强身健体、宁神降压的目的。六、遵医嘱调整用药。冬季出现血压突然升高,需及时就诊,在医生指导下适当调整用药。

身体大寒的人怎么保养?应该注意什么?
体寒:
生理痛、肥胖甚至心悸等诸多的身心不调。体寒会招致各样疾病体寒会引发胃肠功能、植物神经功能的紊乱,引起消化不好、心悸、失眠、痛经、经前浮肿等问题。而体寒导致血液循环恶化,血液无法将老化废物排出。
相应不保健:
1,多吃苹果少吃香蕉;
2,不可进食过量;
3,食物要温热加工后食用, 牛奶和豆腐等白色的食物以及蔬菜等青绿色食物属于“阴性”,容易造成体寒,而经过温热加工的话就能够转换为阳性;
4,用盐温热身体,盐分摄取过多虽然不好,但在中医当中盐分有着温热身体的作用,所以适当地摄取具有调整血液循环的效果,矿物质丰富的天然盐也很不错;
5,控制水量的摄取,水分的过剩摄取会在身体内存积,而水会吸收热量,体寒会导致能够起到排水作用的肾脏机能的低下从而导致恶性循环,而过剩的水分也会成为下半身肥胖的要因。
大寒有哪些适宜的是和禁忌的
大寒养生需要注意平稳血压
大寒前后是天气最寒冷的时节,这一时期也是一年里中风发病最高峰,患者中80%都有高血压。寒冷可直接导致血管阻力及血压的变化,引起血流动力学及血液成分改变,从而诱发中风、急性心肌梗塞、心力衰竭等严重心脑血管疾病,危及生命。大寒这一时节,高血压患者应把血压控制在140/90mmHg以内,理想值应低于130/80mmHg。接下来,小编介绍6个能帮助血压平稳过大寒的好习惯。
一、防寒保暖,特别是腿脚。寒冷空气来临时,必须适时添加衣物,固护阳气。久坐的人每隔40分钟应活动活动,确保下肢血液循环。
二、充足睡眠养心神。充足睡眠可分成两段:晚上11时前就寝,6至8小时的睡眠为宜;上午11时至午后1时就寝,1至2小时为宜。睡前打坐、吐纳都能收敛心神、强健五脏,长期坚持能起到改善睡眠、养心安神、平稳降压的作用。
三、每晚睡前用热水泡脚。既能解乏,又能充分驱除体内的寒气,还可以达到调节血压的效果。同时按压脚心的涌泉穴,降压宁神。泡脚后可用药粉(牛膝30g、吴茱萸5g,其为细末,分10次外用),醋调后以胶布外敷于足心,第二天早晨除去。洗脚敷药具有补肝肾、平肝阳、引火归原的作用,对顽固性高血压有效。
四、按压穴位固正气。双腿及足部分布着足三里、太冲和太溪这3个重要穴位。足三里是日常保健常用穴,位于小腿外侧;太冲穴是肝经要穴,位于脚背大脚趾的间隙后方的凹陷处;太溪穴是肾经要穴,在足内侧高骨后的凹陷处。每天一次,每次5分钟,用拇指按揉或轻轻捶打上述3个穴位,以产生酸、麻、胀、痛和走窜等感觉为度,能扶正祛邪、补益元气、调畅情志、调节血压。
五、适度有氧运动。天气寒冷不适宜进行剧烈的体育运动,可以选择慢跑、快步走、八段锦、太极拳与太极剑等有氧运动。每天慢跑或快步走20至30分钟,运动过程中,心率控制在不超过180-年龄/分钟,能营养心肌,改善心功能,预防动脉硬化。八段锦、太极拳和太极剑,每天练一次,既能锻炼身体,又能宁神养气。长期坚持这些有氧运动可达到强身健体、宁神降压的目的。
六、遵医嘱调整用药。冬季出现血压突然升高,需及时就诊,在医生指导下适当调整用药。除常规的长效降压药外,若因气温骤降、情绪波动等情况出现血压波动,需遵医嘱加用短效降压药,长短结合,以更好控制血压,减少不良影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