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 首页 生活百科知识

冬至的来历及习俗(冬至的来历风俗)

时间:2023-09-23 作者: 小编 阅读量: 3 栏目名: 生活百科知识 文档下载

冬至,即太阳到达黄经270度,是一年中最短的白天和最长的黑夜,通常发生在12月21日或22日。无论是守夜、吃汤圆还是其他习俗,冬至都是一个值得重视和庆祝的特殊节日。

冬至,即太阳到达黄经270度,是一年中最短的白天和最长的黑夜,通常发生在12月21日或22日。冬至在很多文化中都有着特殊的意义,有着丰富的来历和习俗。

冬至的来历:

1. 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冬至始于春秋战国时期,古人认为冬至是阴气最盛的日子,也是阳气逐渐复苏的开始。

2. 冬至也是二十四节气之一,古人将一年划分为二十四个节气,以冬至为基点,标志着寒冷季节的正式开始。

3. 在中国农历中,冬至是十二个节气中的第22个节气,也是冬季的最后一个节气。

冬至的习俗:

1. 长夜守望:古人认为冬至是一年中夜晚最长的时刻,许多地方有长夜守望的习俗,家人聚在一起守夜,表达对往年欢乐时光的回忆和对未来的期望。

2. 吃汤圆:在中国南方,冬至过后的第一餐通常吃汤圆,寓意团圆和完整。同时,汤圆形状圆润,也象征着阖家平安。

3. 摸顶:有些地方会有摸顶习俗,让长辈摸晚辈的头,以寓意健康长寿。

4. 吃饺子:在中国北方,一些地方将吃饺子作为冬至习俗。据说饺子的形状和上帝的灵活手指非常相似,吃饺子可祈求来年好运。

5. 晒冬衣:冬至之后,人们会将每年穿过的冬衣晒出来,以祛除旧年的霉运,迎接新的一年。

6. 冬泳:一些积极健康的人会选择冬泳,认为冬泳可以锻炼身体、驱散寒气,有益健康。

冬至的来历和习俗在不同的文化中可能会有所不同,但它们都反映了人们对于新年到来的期待和对阴阳平衡的重视。无论是守夜、吃汤圆还是其他习俗,冬至都是一个值得重视和庆祝的特殊节日。